首页 小说 武侠仙侠 徒弟又给我开挂了

第二十章 天地浩然气

  

  翌日。

  姜阳是被舔醒的。

  脸上湿漉漉的一大片,有点土腥味。

  他慢慢睁开眼睛,发现昨夜趴在桌上,怎么都不肯进食的小蛇今早上了自己的床,一个劲地舔着自己的脸。

  瞧自己醒了,小蛇停止舔舐。

  只瞧它立马直起身子,悬在半空中,眯起眼睛,张大嘴巴,要是长出爪子肯定要指着自己张大的嘴巴,一副傻乎乎的模样。

  姜阳不知道小蛇什么意思。

  但偏头看了看桌上放蚯蚓的罐子,发现罐子盖是开的。

  走近一看,里面的蚯蚓全部不见了踪影。

  小蛇口水的土腥味有了解释。

  还以为它是条铁骨铮铮真汉子呢。

  还不是趁自己睡着后,偷偷打开罐子,把蚯蚓吃的一只不剩。

  “是不是没吃饱?”姜阳摸了摸小蛇的脑袋,笑着问道。

  小蛇听罢,忙的点点头。

  哪里还有昨天宁死不吃的模样。

  “等着,我去给你弄。”

  ……

  等小蛇吃饱喝足以后,它就快乐地转起了圈圈,逗得众人哄堂大笑。

  众人=姜阳+褚灵儿+崔儒。

  姜阳看向崔儒,发现他今日和刚来的几日有些许不同。

  具体哪点不一样,暂时还说不清楚。

  就是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好了一些。

  不再是死气沉沉,怨天尤人……

  而是成为了一个精神小伙!

  这种变化,自然引起姜阳的注意,可别跟上次一样,就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,几天没检查褚灵儿的身体,她就给自己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。

  姜阳微微一笑,来到崔儒面前,随手搭上他的脉搏,又捏了捏他的肩膀,片刻后心满意足地放下。

  还好。

  和刚来一样,没什么变化。

  身体里并无灵根,真气无法行走,这注定他不能修炼。

  “师父,此诗集可否借弟子瞻读几日?”

  崔儒双手捧着一本薄薄的册子,请求道。

  姜阳打眼一看,是自己平日里用来陶冶情操,闲时抄来的诗词,也就没太在意。

  看来崔儒的变化正是因为这本诗集。

  崔儒是个纯正的读书人,偶然间,听到后世历史长河中那些璀璨上千年的诗词,相比较之下,自行惭愧,想要瞻仰拜读一下是常理。

  毕竟,姜阳原本抄出这本诗词,就是拿来装逼的。

  可修仙世界,实力为尊。

  抄诗装逼……好像不太行。

  “想看就看,跟为师客气什么,拿去吧……”姜阳大发善心,也是有意保持崔儒这个劲头,等到巨熊门再次上门挑战,这期间,他想干嘛就干嘛,不提修炼啥都好说。

  读一下诗,不会出问题的。

  “那个,灵儿啊……”

  “徒儿在!”褚灵儿兴致勃勃的来,还以为有什么好事。

  “你师弟眼睛看不见,你这几天就辛苦一下,为你师弟诵诗!”

  “啊?”

  褚灵儿扁着小嘴,立马垂头丧气。

  “多谢师父。”崔儒拱手。

  “去吧去吧。”

  姜阳摆手打发走二人,他要继续和小蛇玩了。

  ——

  深潭边。

  飞流直下的瀑布轰隆隆作响,水花飞溅。

  眼蒙二指宽黑缎的崔儒端坐在那块发亮的大青石上,将身上的衣衫尽数整理好,他要以最好的状态聆听那些耀眼的诗文。

  褚灵儿撅着小嘴,手里拿着册子。

  很不情愿的一首一首朗诵着:

  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”

  “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”

  崔儒耳廓微动,静静地听着,沉浸其中。

  昨日,初听这些惊为天人的诗句,他感动的泪流满面。

  这些诗句不似一人所做,更似一个时代的结晶。

  他感觉自己站在了一条历史长河中,看到了一个个惊才艳艳的诗人、剑客、将军……

  与此同时,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。

  一丝常人难以理解的“气”。

  这些气肉眼不可见,不可寻,更不可触碰。

  它们就环绕在自己的身体周围。

  在那一刻,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顶峰。

  俯瞰渺渺众生。

  片刻后,他身后的潭水躁动起来,开始旋转,形成一个漩涡。潭里两条嬉戏游玩的红鲤一怔,想起了多日前被支配的恐惧,连忙游到潭水底部的一块大石头下。

  它们实在不想再体验一次飞翔的感觉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与此同时。

  大周国,都城,朝圣书院。

  圣人学宫。

  世人只知大周有朝圣书院,不知有圣人学宫。

  圣人学宫作为朝圣书院最隐秘,最不为人知的地方,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,更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。

  几十根红漆支撑的穹顶有数层楼高,恢弘大气,学宫正殿里供奉着朝圣书院历代院长。

  他们虽早已身死,但神魂不灭。

  世代保佑着朝圣书院,传承儒学。

  铜塑铸成的雕像千年不倒,如今圣人学宫有七座雕像。

  今日,不是过节也不是重要日子,但圣人学宫比往常都要热闹,当代朝圣书院的院长和两位大儒,皆身穿青色对襟长衫,头戴高高的儒冠,跪坐在七尊雕像前。

  一日前,圣人学宫清气冲天!

  三人受到感应,前来学宫跪坐,听候历代院长的差遣。

  “昨日,到底发生了何事?圣人学宫为何好端端地出现异像?”当代朝圣书院院长赵载开口询问。

  两位大儒对视一眼,皆是摇了摇头。

  他们赶到时,学宫冲上云霄的清气已经消散不见。

  他们也不知发生了何事,所以才急戳戳地把正在闭关的院长叫醒。

  大儒甲说道:“回禀院长,目击者称,清气直冲云霄一刻钟,天地变色。”

  大儒乙高兴道:“这是祥瑞,是我书院之福。”

  赵载闻言,蹙了蹙眉。

  像老树皮一样的脸生出三分疑惑。

  轰!

  三人正谈话间,圣人学宫里忽然发出崩裂的声响。

  整座学宫都在微微摇晃,有倾倒之势。

  一道清气从学宫底部,直冲天空,瞬间捅破天空白云。

  整座都城,数百万百姓皆见异像。

  亦如昨日那般!

  重现了?

  只不过,今日异像持续的时间有点长,足足半个时辰。

  半个时辰后,学宫里簌簌落灰,烛台倾倒。

  当代书院三人互相看着,吃了一惊。

 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,学宫里供奉的七座雕像竟是睁开了眼睛。

  历代院长显灵了!

  三人立马跪拜:“恭迎诸位院长神魂归位!”

  铜人为首,正中间的那座雕像率先开口:“今有天地浩然气现世,命你三人速速查明真相!”

  这……三人互相看了一眼,古井般的瞳孔掀起滔天巨浪,久久不能平静。

  天地浩然气!

  书院立世之基!

  传闻这种气不可寻,不可见,更不可触碰!

  乃是生于自然天地间的一种极其玄妙的东西。

  世间有人生出了天地浩然气,作为浩然气发源地的圣人学宫受到感应,才造成了刚才的异像。

  这人到底是谁?

  赵载快速起身,头也不回地就要离去,去寻找突然现世的天地浩然气。

  两位大儒相继起身,微微躬身。

  对着院长赵载离开的方向,异口同声道:“院长且去,书院由我二人照看,一切无虞,静待院长归来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