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:史上第一国门皇子

塞北寒烟耀九州 第36章 考题:水缸连槽和水塘

  朱棖自从来到兰县之后,从来没有来过李希颜的院子。

  对李魔头的恐惧是,即便是门对门他都想着瞄一眼李希颜在不在,不在了他再出去。

  这就是李魔头的威慑力。

  一个古板的,倔强的,无畏的,威严的,极其严肃的却又学识冠绝古今的这么一位老师!

  李魔头有不少的毛病。

  对做官无所谓,却又十分有官架子。

  爱看别人走路,尤其是美女走路。

  爱钓鱼,却又一丝不挂的钓鱼。

  爱喝茶,喝那种苦要命的苦茶。

  极其严厉的教学,没有放松的时候。

  ……

  这种种毛病,很难让人去主动亲近。

  不过李希颜住在什么地方,他还是知道的。

  朱棖归心似箭的来到了李希颜的大院前。

  李希颜住的比他好。

  一所半烧砖的院子,其实就是因为烧砖不够,将主体结构用砖瓦修建,其余部分用在泥土修建。

  这算的上是兰县上好的院落的。

  门前有一座小菜园,种着两颗枣树和,看不到一点生气。

  大门是有门头的木门,此时的门前有一个书童,正东张西望的观望着,等到朱棖出现的时候。这才站直如木桩的恭候起来。

  “拜见殿下,先生知殿下要来,特命小的恭候殿下!”书童迅速的拜见。

  “多谢!”朱棖激动的点了点头,跟着书童进入了院中。

  院中的陈设极其的古怪。

  李魔头的院子虽然没有七进七出,但好像也是三进一出的院子,已经算是很大的了。

  可就在这很大的院落之中,却有着泾渭分明的一道线。

  院子的左边,有着一座一座的大水缸,水缸森罗密布,然后用水槽连接起来,每一座大水缸都用水槽连通着最中间的大水缸,而相邻的两个大水缸也用水槽连接着。

  水槽的位置上在水缸的中上部分,且并不统一。

  院子的右边,则是一个巨大的水塘,似乎是钓鱼用的,水中有鱼,水底高低不平,此时的水面处于满溢的状态。

 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染坊或者工匠发明家的院子。

  而挡在朱棖面前的,是一张案牍,一座厚厚的蒲团,还有一个燃烧的大火盆。

  本以为能见到李希颜的朱棖,没想到被书童给拦在了案牍前。

  砚台,毛笔,纸张!

  “这是我家先生为殿下定的一道考题,时间不限,殿下可自由解答,什么时候答到先生满意,先生便会登门再与殿下论道天下。”

  “先生说,这道考题的名字叫,‘天下一统’”

  “小的就在后院,若殿下有什么吩咐,尽管招呼。”

  书童说着,恭敬的对着朱棖施礼,退后转身离开。

  朱棖瞅着离开的书童,没有追上去找李希颜。

  如果他想要见到李希颜的话,大可以大大方方的走进去,什么都不用管,李希颜不可能避而不见。

  但是。

  这样冲进去是没有用的。

  就像徐庶进曹营,一言不发。

  可这什么意思?

  朱棖瞅着一左一右的水缸和水塘。

  肯定不会是表面这么看去,盛水的水缸,钓鱼的水池,又或者是观赏的景物这么简单。

  而且。

  也肯定不是用来表达除朝政之外的事情。

  “天下一统?”

  朱棖离开了案牍,并没有着急回答,而是来到了右手边巨大的水塘旁边。

  一个三丈见方的池子。

  里面有蔫不拉的游鱼,看的出来,这鱼是抓不久,主要是黄河裸裂尻鱼,黄河鸽子鱼这几个鱼类品种。

  水是黄河水。

  除了游鱼之外,里面就是建造这座水池时候,在面上用泥巴,石头组成的各种凸起坑哇,还有快要死掉的草根。

  如果不将这东西跟考题联想在一起,是很难不认为这就是一个养鱼的水池。

  只是跟天下一统联想在一起,那就变得不一样了。

  “整个湖面便是天下,这个可以确定,那里面的游鱼就是百姓,里面的凸起坑哇就是地面?”

  朱棖摇了摇头,虽然他觉得这个方向是正确的,但若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想,就有点问题了。

  天下一统,天下就是一个大鱼塘,需要条理清晰,指定规章制度,让这些游鱼按照制定的律法,规矩来安静的生活。

  这个思路也对,但以他对李希颜的了解,要是这么简单,就不是冠绝古今的李魔头了。

  但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意思?

  朱棖没有在大鱼塘继续观察,迅速的宏观观察之后去观察水缸。

  既然院中之景是考题,左右如此明显的差别,形成鲜明的对比,这肯定不能是单靠一个大鱼塘就能答对的。

  大水缸是连通的。

  总共一个大水缸,十七个中等水缸,没有小水缸。

  朱棖只是站在外面观察。

  从视野看过去,结构非常明了。

  首先就是水槽,从大水缸之处,分别延伸出来十七个水槽,在水缸沿一尺之下,水缸被凿开了一点用水槽分别连到十七个中等水缸中。

  水槽里面有水,而且同样快要溢出水缸了。

  水中同样有鱼,鱼的品类差不多没区别,水缸里面也有石头泥土这些,其实也可以养鱼!

  朱棖觉得自己不能纠结在养鱼这个问题上,要是判断那个方式养鱼比较好,他自然是选择水池。

  “黄河水,难道是要说,水至清则无鱼?”

  朱棖忍不住的嘀咕,这很有可能,天下一统,结合现在大明,浑浊的池塘便是天下,鱼就是百姓。

  清澈的水中养不了鱼的,清澈的天下是没有百姓的。

  “又或者无为而治?”

  朱棖又走在大鱼塘旁边,游鱼随意的游动,但依旧在大水塘之中欢快的游动。

  百姓,天下,一统,无为而治。

  那么这道考题就变成了无为即无所不为,乃治国之道。

  这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,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

  汉代的文景之治便是沿用黄老之术治理天下的典型案例。

  这很符合这种场景。

  那么另一边圈起来的水缸,就是无为而治的参照。

  无为而治讲求以法治国,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,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,而不是人过多的干涉社会的自然运转。

  既是非人治!

  而现在,人为的将大鱼塘改变为大水缸,鱼塘的多少不知,但通过人干涉社会秩序的方式,来管理天下。

  这种方法就会影响到天下的自然运行,让游鱼的生活习性变得混乱,也就是社会秩序变得混乱。

  【ps:哇哈,感谢尤岺、书友20181202075850907、糖果不是lsp打赏,作者君受宠若惊啊】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